【意外保險】意外保險3大新趨勢 對沖意料之外的風險
不少人認為,投保了醫療及危疾保障便可安枕無憂,然而意外就是意料之外,無論何時何地都有可能發生。意外的影響深遠,除會引致可大可小的醫療費用,更有可能造成暫時或永久喪失工作能力,導致收入中斷,甚或喪失生命,令家人頓失經濟支柱等情況。既然意料之外難以防避,我們應及早透過完善的風險管理方案,以全面的意外保險,積極對沖意外的風險。
意外保險範圍愈趨全面
現時市場上所提供的「意外保險」,承保範圍愈趨全面,除了傳統的「意外身故」、「意外傷殘/完全及永久傷殘」外,還包括「意外醫療保障」、「住院現金津貼」,甚至「非意外身故保障」等。
較周全的意外保障計劃,更會因乘坐固定路線的付款公共交通工具,遇上意外導致身故或傷殘時,為意外身故保障、意外傷殘保障或意外完全及永久傷殘保障提供雙倍賠償。要注意的是,「固定路線公共交通工具」的定義,一般指巴士、港鐵、電車、綠色專線小巴、山頂纜車等,而校巴、旅遊巴士、屋苑村巴等並不在此列。 此外,亦應留意保單條款對「醫院」的定義,「醫院」一般指具備提供主要手術服務設施及全職醫護服務的醫院,而提供復康、護理或休養的院社,一般均不會被視為「醫院」。
儲蓄型意外險 釋除「白供」心魔
不少人因為主觀願望,覺得不會容易遇上意外,並視意外保險所繳付的保費為「消耗性」開支,若然没有進行索償,保費便如同「白供」。面對這個心魔,令不少人對投保意外保險猶豫不決;一旦不幸遭逢意外,便要自行承擔所引致的醫療費用,甚至因受傷而暫時或永久喪失工作能力而承受沉重的財務壓力。
要驅除「白供」的心魔其實也不難,只要選擇提供具保證保費回贈的意外保險方案便可。假若於保單生效期間平平安安,未有遇到任何意外事件,於保單生效滿指定年期起選擇退保,便可獲退回部分或全數已繳保費,猶如獲得一份免費保障,即使於保單生效期間因意外曾獲賠償,一般都不會扣除曾支付的賠償金額,這樣既可享有保障,又可保存財富。
融入ESG 意外保障也環保 隨著環境、社會和管治(ESG) 愈趨盛行,今天,意外保險亦將ESG融入其中,例如若親友選擇為不幸身故的受保人安排於紀念花園或海上撒灰進行綠色殯葬,受益人將可獲發放綠色遺愛額外賠償。
意外保險主要保障由意外引致的生命、身體、醫療費用及收入的損失,肩負人身保障中的重任,值得我們深思和規劃。
撰文 : 葉偉傑 萬通保險市務部副總裁
欄名 : 保險D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