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願醫保/危疾保險】病向「錢」中醫?

香港人以拼搏見稱,每周工作時數平均達40小時,生活繁忙。不少人當出現咳嗽、打噴嚏、流鼻水等的症狀時,或會抱著「很快便會痊癒」的心態,選擇自行購買成藥服用,甚或採用自然療法。一般人總覺得傷風感冒實屬小事,但如果情況持續,難免會有點擔心,若及早了解身體出現的毛病,病向淺中醫,自可放下心頭大石。
  
「病向淺中醫」不是什麼大道理,但不少人卻看成「病向『錢』中醫」。事實上,一生中難免會生病,而生病所引致的開支,可大可小,若不及早為這筆開支做好準備,辛苦累積的財富便有機會因要支付龐大的治療及療養費用而耗盡,因病致貧。若要抗衡這個風險,便應及早趁健康狀況良好時,每月從收入中撥一小部分作為醫療儲備,為健康建立穩妥及全面的安全網。
  
自願醫保計劃是個理想的選擇,既提供基本醫療保障,又可享稅務扣除,為日後的醫療需要未雨綢繆。自願醫保一般不設「終身保障限額」,保障額每年還原,並保證終身續保,倍添安心。此外,亦可考慮投保不設分項賠償限額的自願醫保計劃,以獲得較全面及個人化的醫療服務,例如全數賠償入院前、中及後期的實際醫療開支,甚至標準半私家房╱標準私家房級別住院保障、非手術癌症治療全面保障、住院及出院後的延伸保障等。
  
要享有更安心的健康保障,除了醫療保險,亦應配置一份危疾保險,因為醫保主要以實報實銷形式賠償住院費用,而危疾保險則會就確診承保的危疾,作出一筆過現金賠償,且賠款用途不限。
  
近年嚴重疾病有年輕化的趨勢,當不幸患病時,我們當然希望能及時得到適切和優質的治療。及早投保一份保障全面的危疾保險,一旦確診患上受保的嚴重疾病,便可獲取一筆過的賠償隨意運用,除可用於醫療費用外,亦可作為看護費、生活費或支援療養期的開支等,紓解醫療或生活上的經濟壓力,保障積存的資產。
 
一些嚴重疾病如癌症、心臟病和中風等於發病後或有機會復發,而癌症更有機會轉移及出現新的癌症等,因此,投保時可選擇提供多次賠償的計劃,加強保障的深度。市場上較全面的計劃更特別針對癌症增設臨床試驗藥物保障,除了傳統的治療方法外,受保人使用處方的試驗藥物亦可以實報實銷方式獲得賠償,在治療上有更多選擇。
  
常言道「健康就是財富」,還有甚麼比投資在自己的健康更有價值?失去了健康,財富也會流失,及早做好健康保障,才是一生中最有價值的投資。雖然病向「錢」中醫,只要及早備妥「住院醫療保障」和「危疾保險」,兩者起著互補的作用,即使遇上不幸事故,亦可安心接受治療,早日重拾健康。

欄名 : 《保險360》

本網站使用 Cookies以優化您的瀏覽體驗。閣下使用本網站即表示同意由Cookies衍生之私隱政策。詳情請參閱本網站所附載之條款。

接受及關閉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