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疾保險】癌症患者趨年輕化 危疾保助築起三重防綫
現代人生活忙碌,飲食不定時、作息不規律等的生活習慣,加上工作壓力大,均增加了患上癌症的機率,並出現年輕化的趨勢。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的數據顯示,20至44歲的癌症發病率近10年間上升16%,而女性患者人數更高出男性超過一倍。
雖說隨着醫學進步,只要及早進行治療,癌症並非「絕症」,可是,癌症治療費用不斷攀升,化療及標靶藥物亦所費不菲。若到政府醫院治療晚期癌症,單單是自費藥物費用的中位數已超過26萬元,如希望於私家醫院診治,整體費用更高達130萬元。萬一癌細胞擴散或復發,費用更可能遠超於原有的預算,甚或需耗用畢生積蓄,背上沉重經濟負擔。
癌症患者除了要承受身體上的不適,更要面對心理壓力;對年輕患者而言,或會擔憂未來的生育計劃。若有危疾保障,可助投保人築起多重防綫。
第一重防綫
癌症除有年輕化趨勢,復發機會亦較高。以大腸癌為例,即使已成功切除大腸腫瘤,仍有約5成的患者會出現腫瘤復發或轉移。因此,一次性賠償或許不足以應付潛在的龐大醫療開支,一份提供多重防綫的危疾保障計劃,能有助對冲癌症引致的財務風險。
第二重防綫
不少癌症患者因病情或接受治療而需要暫停工作,市場上部分保障計劃會為受保人提供持續癌症現金津貼,每月發放,以彌補治療期間的收入損失,減低患者及其家人的經濟壓力,讓受保人安心休養。
第三重防綫
癌症治療期間的化療及治癌藥物或會影響患者的生育機能,以及肚內孩子的健康,故此,生育計劃宜延後進行。可幸的是,現時先進的精/卵細胞冷凍保存技術為不少打算成為父母的癌症患者帶來「生」機。市場上較周全的保障計劃於提供癌症的危疾賠償後,更會為希望於未來延續生育計劃的受保人賠償進行有關細胞冷凍保存的實際費用,更包括指定年期的儲存費用。
現時市場上有一些危疾保障計劃於懷孕期22周起接受投保,而懷孕期內的媽媽亦會獲得保障,孩子出生後,更可即時獲得無縫銜接的全面危疾保障。
一份保障,多重保護,及早為健康設立穩固的防守綫,自可活出精彩的人生。
撰文 : 葉偉傑 萬通保險創新營銷品牌部部門副主管
欄名 : 保險D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