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疾保險】做好風險管理享財務自由 建立「進可攻退可守」健康保障

不必依靠工作,只靠被動收入就足夠生活所需,達致財務自由,是不少人的目標。事實上,要生活無憂,除了擁有財富,更必須同時擁有健康,因為健康才是人生中最重要和珍貴的資產。

做好風險管理方能享財務自由

根據醫院管理局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2021年的數字顯示,2019年主要癌症新症達35,082宗,相比2009年的25,977宗,10年間升幅高達35%;而新症當中,20至64歲的患者更佔超過47%,反映近年癌症有年輕化的趨勢。此外,約每4名男性就有1位或每5名女性就有1位於75歲前有機會患上癌症。

幸而隨現代醫學昌明,不少危疾的治癒機會率大大提升,惟最新藥物費用較高,或會成為患者的一大經濟負擔,加上治療的費用有可能會耗用了辛苦累積的財富,甚至因病致貧。因此,要達致財務自由除了要有效地累積財富,還要做好風險管理,因為擁有充裕的經濟支援是治癒的關鍵。

「進可攻、退可守」的健康保障

要好好守護健康,除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更重要的是趁身體健康狀況良好時,投保一份全面的危疾計劃,構健更穩固的健康安全網。一旦不幸確診危疾,計劃會提供一筆過現金賠償,供隨意運用,可以及時得到適切的治療。

不少人或會於面對投保危疾保障時出現人生交叉點:若果不幸患上危疾,當然希望能獲得充裕保障;然而,假若身體健康無恙,便會感到所繳的保費等同一項「消耗性開支」,付不得其所。其實市場上有些危疾計劃會於保單期滿或選擇退保時提供現金價值回奉及非保證的終期紅利,且毋須扣除任何曾支付的賠償金額,誠然是「進可攻、退可守」,既可為健康建立安心的安全網,亦可藉保單累積豐厚的現金價值,為財富增值。

要安枕無憂,選擇危疾保障計劃時應着眼於「全、多、保」3點:

  • 「全」面保障:較全面的計劃承保範圍廣泛,自可更安心。市場上較全面的計劃會涵蓋一些普遍的眼科疾病、嚴重精神病以及提供深切治療保障,甚至會提供冷凍精子或卵子的保障,即使不幸患上癌症,也可於未來延續生育計劃。
  • 「多」重賠償:人生無常,若不幸不只一次患上危疾,例如心臟病、中風,又或復發機會較高的癌症,能提供多重賠償的危疾保障計劃便可有備無患。此外,有計劃亦會提供持續的危疾現金津貼,以彌補因患病需暫停工作的收入損失。
  • 「保」證安心:一旦不幸患上危疾,較貼心的計劃會提供保費豁免,讓受保人可以更安心接受治療。若然身體健康,則可於保單期滿或選擇退保時獲現金價值回奉。

有了強大的保障作健康安全網,自然可以更有信心地邁向財務自由,坐擁優越及健康的未來。

撰文 : 葉偉傑 萬通保險創新營銷品牌部部門副主管

欄名 : 保險DNA

本網站使用 Cookies以優化您的瀏覽體驗。閣下使用本網站即表示同意由Cookies衍生之私隱政策。詳情請參閱本網站所附載之條款。

接受及關閉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