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願醫保】自願醫保絕無「限聚令」!
根據稅務局資料顯示,於2019/20課稅年度約以認可自願醫保計劃申請稅務扣減的納稅人約有15萬5千名,對比19萬8千名自願醫保受保人,顯示約有4萬多名受保人為納稅人以「指明親屬」名義為其購買自願醫保。在今年的課稅年度完結前,你又有否善用每名受保人的自願醫保最高扣除額,為荷包慳一慳?
「指明親屬」的定義
在政府稅制下,納稅人可為「指明親屬」投保自願醫保並以其保費申請扣稅,究竟誰是你的「指明親屬」?合資格的「指明親屬」包括納稅人的配偶、納稅人或配偶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以及子女或兄弟姊妹,而繼養及領養的親屬關係亦合乎資格。「指明親屬」並沒有「限聚令」的數目上限,而每名受保人於每個課稅年度可申請用作扣稅的合資格保費上限則為港幣8000元。
自願醫保計劃推出初期,不少市民曾誤會是從應付稅額中直接扣除港幣8000元,事實上是以上限為港幣8000元的可作稅務扣減的自願醫保保費,乘以應繳稅率,才是實際的扣稅金額。
風險轉移,無須「左計右計」
自願醫保除可替納稅人減輕稅務負擔,亦同時為受保人提供醫療保障。市場上的自願醫保計劃已選擇眾多,除為受保人提供終身醫療保障及未知的已有病症保障外,有些計劃更會全數賠償受保人入院治療前、中及後期的實際醫療開支,且不設分項賠償上限,加上出院免找數服務,一旦不幸因患病或意外受傷入院接受治療,受保人亦可安心休養,無須為出院後處理索償程序而操心,更不用「左計右計」所涉及的醫療開支。此外,較全面的計劃更會提供無索償保費折扣,只要在續保時保單連續於指定期間內並沒有任何索償紀錄便可享有。其他額外服務包括全球緊急醫療援助服務、私人醫療禮賓服務、免費賠償金額估算服務等。
常言道,「健康」是人生中最珍貴的財富。雖說投保自願醫保可作稅項扣減,但其原意是要保障受保人突如其來的醫療開支,及早為自己及摯愛家人備安醫療保險,自可更有信心地掌握未來。
欄名 : 《保險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