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积金】长线投资代表可以「趟平」处理强积金资产配置?
打开报章,总会见到有关强积金的新闻,除了政府落实取消强积金对冲遣散费和长期服务金外,亦有对今年强积金投资表现的评论,往往都离不开「打工仔的强积金人均亏蚀」这具共鸣性的标题。即使你没有看报章的评论,你也能从「见红」的强积金周年报表,感受到投资环境为你带来的冲击。
近日积金局也透过六月的《积金观点》,以「强积金属长线投资 毋须过分着眼短期升跌」为题,呼吁强积金计划成员应保持冷静,理性分析,不要因短期升跌,作出的错误投资决定。内容大致上强调,强积金属长线的退休储蓄投资;由强积金成立至今年三月,儘管经历起起跌跌,年率化淨回报达3.6%,跑赢同期1.8%的通胀率(详情可参阅2022年6月的《积金观点 》)。
在投资市场上,今年确实是荆棘满途,乌克兰战争、美国加息、疫情持续、通关无期……要收復投资失地绝不容易,还需看下半年经济走势。然而,一句「长綫投资」,是否代表我们可以「趟平」处理强积金的资产配置?
不同人生阶段的需要
强积金确实是长綫投资,而长时间亦可以将投资波幅的影响降低,但更重要的,你知道自己身处在预期生命线中的哪一点吗?如果你打算65岁退休时,提取强积金过退休生活,而你现在已60岁,还能讲得上是「长」时间吗?相反,如果距离你提取强积金的时间还有20年,又需要为今年的跌幅过份忧心吗?
那麽,哪一个年龄才需要检视投资分配?答案是每一个年龄!退休规划从来不是一刻的动作,而是一个过程。因为人生每个阶段的风险承受能力、财务状况和理财需要都不同,所以定期检视自己的投资,适时作出调整是必须的。
大家可以参考「100法则」— 用100减去自己的年龄,以评估股票类型基金的适当比重。例如30岁的话,用100减30便得出70;股票和其他低风险基金的比例应该是70:30。
全面检视资产配置
在退休规划中,强积金只是其中一部分资产;对一些中产或以上的人士,甚至是一小部分。所以,当我们检视投资组合时,应该从全面的资产配置出发。比方说,如果强积金只佔你总资产的10%,其馀90%的资产都投放在低风险的投资工具,甚或是银行存款;即使所有强积金都投放在高风险的基金,你整体的资产配置会否过份保守? 如果你今年65岁,除了见红的强积金外,你还有其他资产,供给你稳定的退休收入吗?
投资市场千变万化,大家都没有水晶球看透未来。如果真的有,你了解怎麽转换基金吗?你知道你有多少个强积金帐户和其帐户号码吗?如果答案皆为「不知道」,即代表是时候检视和整合你的强积金帐户。
最后,强积金存在的目的,就是为退休生活准备资金,是退休规划的其中一环。大家不妨在整合强积金帐户的同时,和理财顾问一同检视资产配置,全面规划好你的退休生活。
撰文 : 谢志雄 Alvin 万通保险退休金及僱员福利部主管
转载 : HKET - 保险DNA